11:御营军制及编制、番号初探——梦仗剑涯
言:至建炎十北伐,军岳飞部4.5万,军李彦仙部4万,郦琼部2.5万,王德部2.5万,军吴阶部5万,左军韩世忠部4万,右军张俊部2.5万,水军张荣部1.5万,骑军曲端部3万,海军李宝部5千。
兵力详细考证:
五卷十二章《回应》,编制额:韩世忠部3万提升至3.7万;吴阶3万提升至3.8万;御营军5万提升至6.5万,其明确王德部1.5万提升至1.7万,郦琼1.5万提升至1.8万,李彦仙应该编制额2万增加至3万,具体少详知;岳飞部3.5万提升至4万,张俊2.5万变,张荣1.5万变,李宝五六千众变;“曲端领御营骑军万五千编制提升两万”;备军1万,江南西。
此建炎六末,待扩军完,建炎七初,御营员额共计3.7+3.8+6.5+4+2.5+1.5+2=24,共计二十四万整。
五卷三十七章《夏雨》扩军旨清楚误,秋,御营左右骑水军,满额三十万众,且包含海军。
扩军计划透露员额,勤与各征兵规模显示,绝部分新增员额依分给韩世忠部、吴阶部、李彦仙部及曲端御营骑军。
五卷四十二章旨,诏,御营军、右军、水军、海军,合四军九万整河北。应该军4.5万,右军2.5万,水军1.5万,海军0.5万。
诏,御营军左副统王德、右副统郦琼、御营骑军统曲端,即刻本部全军八万依次向西。书次描写御营骑军全军三万众,取此法,按骑军3万,王德、郦琼各2.5万计。
再诏,御营左军统韩世忠、御营军统李彦仙、御营军统吴阶,合三路军十三万河东方军,韩世忠元帅,统进河东。其单独给韩世忠诏书,其即刻全军四万渡河。韩世忠部确认4万,另外两分配概吴阶部5万,李彦仙部4万(各较十二章增加约1万编制)。
部分:编制体系初探
、传统四层指挥体系、置将法、亲卫体系展脉络。
1、传统四层指挥体系:
北宋传五代传统四层指挥体系-营-军-厢,据《武经》集卷1《军制》卷2《阅法》记述,“凡百,五营(指挥),五营军,十军厢,或隶殿,或隶两侍卫司”。实并整齐划。真宗,已军辖十指挥,军,却仅1-2指挥(云骑军等)。,军营(指挥)级确凿疑,具体员额却必深究。博物馆藏“神卫左四军二指挥五记”等铜印,表明至厢番号。
按述,百(约数,),营四百(骑卒)或五百(步卒),军2000-2500,厢理应员额两万至两万五千,实际很难达。
实际,北宋期,厢编制义已经名存实亡,番号标记或临编组军使,童公公龙神卫四厢指挥使。
另,编制军,与部队名号军,并思。名号军,致表明该部队源(征募)、编制特点(带骁、捷等字则骑军)等。
2、置将法与队、部、将、军新编制。
王安石置将法,禁军形队-部-将-军新编制。新编制“军”支军队分左右“军”,非固定编制,即新编制实际仍队-部-将三级,战将若干将编组,再分左右各军,另选锋军等,各军战委派将担任统制官(此处统制官非常设)。盖因陕西路黄土高原形,难展军战,期宋奉结硬寨打呆仗浅攻掘进风格,导致宋夏实际交战均千至万规模主,故长设较编制。
将均实际统兵且固定统属关系编制。书曾描述,吴阶做泾源路正将。置将法应区非全部,至靖康,仍与-营-军-厢(此名存实亡)并。
新编制,队基本与什,约五十,部约二百五十,将统千。
按照神宗朝设,将设将,编制非固定数,非千定额,实际执,具体待考。
3、将体制亲卫体系及阶级:
背嵬军体系(队-部-将-军)。
因靖康崩溃,军队失枢控制,演变将核军制,将确保控制军队,使将领亲卫体系肆膨胀,直至统军将亲卫高达军(传统编制)。背嵬军韩、张、岳等将亲卫部队,朝廷认,终赵玖统制官-统制部格外强化背景,获统制部编制,与传统指挥体系重新结合。
4、统制官、统领官体系。
靖康全军体系崩溃,层军制混乱失效,抵抗金军,诸路州处乱设制置使、经略使,乱世军头,管正规军残余,方土豪、义军等,处分统制官、统领官,类似非野战军体系队-支队-队,统制官辖员额定,统领官辖员额定,般部设统制,韩世忠场统制,统制官独立领兵封统领。统制官-统领官体系正式登历史舞台。
御营体系建立,赵玖强化高层军制统与统制官阶级区分,再结合层体系,重新确立基本阶级。基本将统制部员额数限制2000-4000(别除外)。并追认统领官正式阶级。
统领官阶层:御营军制建立,除追认外,统制部副职或资深营指挥任命统领官。实际属军队编制体系任何级,因战场指挥权、亲卫体系,及资历营指挥存,依广泛存,并且相具活力,并晋升统制备力量。
更亲卫首领,则通准备将-正将阶层与传统指挥体系略显冗余统领官相互转化流。统领官阶层具强活力另重缘故。亲卫首领升统制,需亲卫体系任统领官统带营(或任统制部副职),获战功,扩编(或补任)升任统制。
二、绍宋实军体系
1、军制体系,改革与承认既定实并存。
致,通赵玖十权威压制与改革,基本统层军制。目绍宋层施,基本军司(御营左右军等)-统制部编制。
层军制,则并指挥-、将-部两套体系。
基层军制,因基层军制改革难度,且改较,与历史曾编制基本相符,架空:步军均-什-什-伍,105;骑军-队-什-伍,65。
言,御营体制靖康崩溃,赵玖控制部队,已结合历史展进程(比将军制亲卫体系泛滥、高层军制混乱),尽量制造兼妥协与压制复杂军制。
2、步军编制依据及战术目:
因将亲军胜负或主力部队投入决定性战斗或战役,故此做分析与明。
(1)、编伍层。伍、什,基本编伍单位,军队,宿营帐等。
(2)、兵层。什,基本兵单位,什均弓箭,另什长枪,另什刀盾。
(3)、战术层。,基本战单位,属至少两兵搭配,配合具备基本战力(单兵法独立战,弓箭近战力足,刀盾法防冲击,长枪法独立远程打击)。
营(指挥),(550左右)基本战术单位,骑步各兵齐全,配合战,独立完战术命令。指挥辖骑兵100左右,长枪2什,刀盾3什,弓箭3什,独立完布阵。
(4)、军(机)层。部,(统制部)基本军单位,独立辎重部队,承担防守战略方向任务(进攻足担任战略任务),部分修理战具,独立持续战力,独立战略机力(独长途军)。
(5)战略层。军司基本战略单位,承担(防守数)战略方向进攻任务,具补充员额、征集粮草、打造修理战具、临任命方守吏等力。
3、骑军编制依据及战术目:
因御营骑军,甲骑全新组建,轻骑统领李世辅官忠耿耿且战功卓著,兵员源党项新征服或延边熟蕃,故整体整编较顺利,基本规整化。
(1)伍与什,基本编伍单位,军、宿营等基本单元。
(2)队,基本游弋单位(斥候除外)。
(3),基本战单位,布设锋矢阵、鱼鳞阵等基本战阵型,挥骑军独特战效。
(4)指挥,基本战术单位,单位,聚散阵,执正冲击加侧击等较复杂骑军战术。
(5)、统制部,已承担军卫、骚扰粮、追杀溃军等具战略义任务,具备战略力。
(6)御营骑军军司,完全战略力部队,具重战略义及力。
三、绍宋兵组
1、传统宋军兵组
宋军传统兵两类,即骑军与步军。
骑军分枪骑(铁甲,非重骑)、弓骑(皮甲)两类。
步军分枪、刀盾、弓、弩四类。
《武经》集卷2,北宋军训队列,般枪刀居,弓弩。队列式接近实战求。南宋类似记载。名将吴璘军令规定:“逢敌欲战,必列阵,甲军弓、弩并坐。视敌兵距阵约百五十步,令神臂弓兵立,先箭约射,箭至,穿敌阵,即全军俱。敌兵距阵约百步,令平射弓兵立,箭约射初,全阵俱。或敌兵直犯拒马,令甲军枪密依拒马,枕枪撺刺。”由此知,枪紧靠阵布设拒马,疑居弓弩,便敌骑冲阵际,进白刃战。
2、绍宋御营军兵组
通与金军战,实践宋军摸索很经验,因金军使重甲硬弓,针性重新配置各军兵,设定:
步军,设刀盾,长枪,长斧,神臂弓,弓(重箭硬弓)。再设般义步弓与弩。因神臂弓修理及产限制,兵比例比进优化(详见文),复宋军60%-70%均弓弩况。(宋仁宗,尹洙:“诸处马军每枪、旗头共十三,其余并系弓箭;步军每刀(盾)八,枪十六,其七十余并系弩”)
骑军,设弓骑,突骑,甲骑,重加强甲骑部队建设,主兵器由统制式长枪更换骑兵锤(骨朵)破甲槊(锋刃长较长枪重)等,副兵器由刀剑更换锏、鞭、短柄锤等重武器,弓骑部队再弓主战武器,改主由蕃骑编,并统配矛格斗武器。甲骑全身甲,身甲、披膊、臂护、垂缘、膝裙、兜鏊等,马甲主护胸、护颈,像铁浮屠全身马甲;轻骑身甲铁制札甲,其余皮甲,蕃骑全身基本皮甲(除掩、头盔外)。步军骑卒承担斥候,般身半身铁甲,身皮甲,马护颈,皮质胸铠。
3、基层军制与阵型编制
步军什单位设立兵,左什刀盾,右什神臂弓等。2什,营5,除亲兵外,共计8什,般2什刀盾,1什长枪,1什长斧,3什弓,1什神臂弓(射速较慢且修理易,法规模配置)。外加亲兵与斥候队100余名骑兵。战般2列刀盾拒马(间设置拒马),1列长枪次,1列长斧次,3列弓次,1列神臂弓,排50*8阵型正战。
进攻,则长枪,长斧次,1列刀盾继。方约50步外,1列刀盾保护弓掩护逐步向推进。
攻城刀盾主,长枪城列阵保护弓掩护,并掩护阵投石机等器械。
神臂弓射程:《梦溪笔谈》卷19,“李定献偏架弩,似弓,施干镫,镫距张,射三百步,洞重札,谓神臂弓,利器。李定本党项羌首,投归朝廷”。另则由百姓李宏研制。神臂弓实际弩,射程远及二百四十步,约合372米,“仍透穿榆木,半簳”,足见其劲利。“熙宁初,造神臂弓”,宋神宗“御延殿临阅,置铁甲七十步,俾卫士射,未者”。宦官张若水“请射,连彻札”。神臂弓像床弩笨重,射,易推广,“施军,实奇功”。
骑军单位设立兵,甲骑,另弓骑,营甲骑,仍承担外围警戒、侦查任务突骑(轻骑)。营四,或三甲骑轻骑,或甲骑(亲兵)3轻骑。
进攻(骑兵进攻,原骑兵步兵),甲骑锋,弓骑兵两翼或侧,突骑军。甲骑阵型4-8排(再厚义)等。方五十步外跟进掩护轻骑、突骑。
附:宋军步军编:
——(正副头各1,辖2什)共计105
—————军法官(将虞侯) 1
—————左什(什长由资深什长兼任) 51
———————军法押官 1
———————什 10
——————————伍 5
—————————————兵士 1
—————右什 51
注:什俗称队,长官称什将,般由资深什长兼任,辖5什步卒。
宋军骑军编:
——(正副头、掣旗各1)共计65
—————军法官(虞侯2) 2
—————左队(正副队长各1) 30
—————————军法押官 1
—————————什(1什3伍) 9
————————————伍 3
———————————————兵士 1
—————————二什 9
—————————三什 9
—————右队 30
四、绍宋御营军阶级初探
宋军传统各军,军士军官,常三级通称。
将校,叫军校、列校、军员、员,其范围包括厢指挥使副兵马使、副头;二节级,其范围包括军头、十将、将虞候、承局押官;三长,即军兵。
将校阶级描写较清楚,易推断:
各军司统,基本加节度使衔。
统制官未详写,推测加防御使、团练使。
统领官详,此处懂,待佬考证。
营指挥至头级,半各校尉阶分领,书类似夏侯远类军官,夏侯远任职,指挥使至头(亲卫体系则正将、准备将等),皆。
二部分:各军详细番号编制整理
、御营军军司(统岳飞)
数: 45000牲畜: 20000马、4200骡
——直属亲军统制部(张宪部,俗称背嵬军)约4600约7500马
—————亲兵指挥(军机、传令) 300 130马
—————辎重营(5步军) 570 50马 210骡
—————将(正将、准备将、掣旗各1) 370 730马 12骡
————————亲兵队 30 60马
————————火头军 12 12马12骡
————————骑军(甲骑) 65 130马
————————骑军(甲骑) 65 130马
————————骑军(甲骑) 65 130马
————————骑军(甲骑) 65 130马
————————骑军(甲骑) 65 130马
—————二将 370 730马 12骡
—————三将 370 730马 12骡
—————四将 370 730马 12骡
—————五将 370 730马 12骡
—————六将 370 730马 12骡
—————七将 370 730马 12骡
—————八将 370 730马 12骡
—————九将 370 730马 12骡
—————十将 370 730马 12骡
——直属辎重部(汤怀部,参军6,注1)约2200 1200骡
—————直属(骑军,管军机、传令) 65 130马
—————辎重营(民夫营,管粮草转运) 360 50马160骡
—————辎重二营(民夫营,管粮草转运) 360 50马160骡
—————辎重三营(铁匠营,管器械打造) 360 50马160骡
—————辎重四营(铁匠营,管器械打造) 360 50马160骡
—————辎重五营(工匠营,管攻守战具) 360 50马160骡
—————辎重六营(工匠营,管攻守战具) 360 50马160骡
——选锋军(斥候,俗称踏白军,13马,注2)约1000约3000马
—————选锋营(突骑) 310 930马
—————选锋二营(突骑) 310 930马
—————选锋三营(突骑) 310 930马
——军法处(正副参议官带3参军,注3)约840 210马210骡
—————进士*4 420 420马420骡
—————军法*4(甲士) 420
——统制部(副统王贵本部)约2250-3300约700马210骡
—————亲兵营(骑兵、重步居) 315 320马10骡
————————直属队(掌军机、传令等,骑兵) 30 60马
————————火头军 10 10骡
————————骑兵(装甲骑) 65 130马
————————步军(甲士) 210
————————步军(甲士) 210
—————辎重营(参军1-2,掌3辅兵,注5) 360 60马 160骡
————————直属什(属官分掌粮草、军械等) 30 60马
————————火头军 10 10骡
————————辅兵*3 105 50骡
—————斥候(骑兵) 65 130马
—————步军营(正副指挥各1,注6) 535 190马 10骡
————————亲兵(骑兵) 65 130马
————————火头军 10 10骡
————————斥候队(骑兵) 30 60马
————————军法队(承勾、副承勾带8) 10
————————步军*4(正副头各1) 105
—————步军二营(正副指挥各1,辖5) 535 60马
—————步军三营(正副指挥各1,辖5) 535 60马
—————步军四营(正副指挥各1,辖5) 535 60马
—————步军X营(各统制部等,辖4营—6营) 535 60马
—————步军X营(各统制部等,辖4营—6营) 535 60马
——二统制部(李逵部)约2250-3300约700马210骡
——三统制部(黄佐部)约2250-3300约700马210骡
——四统制部(姚政部)约2250-3300约700马210骡
——五统制部(庞荣部)约2250-3300约700马210骡
——六统制部(李山部)约2250-3300约700马210骡
——七统制部(傅选部)约2250-3300约700马210骡
——八统制部(马羽部)约2250-3300约700马210骡
——九统制部(王刚部)约2250-3300约700马210骡
——十统制部(刘文舜部)约2250-3300约700马210骡
——十统制部(李宝部)约2250-3300约700马210骡
——十二统制部(王善部)约2250-3300约700马210骡
——十三统制部(张部)约2250-3300约700马210骡
注1:员额每五千设辎重营编制,因规模等,约由名直属统资历统领官或正将或统制官带领,直属统军部。
注2:踏白军统直属亲卫体系渗透军明显处,领者往往名正将/统领官。
注3:普遍性归属将领亲卫,期正规化,且随军进士(进士入)量参与其。
注4:亲兵营编制体系比较灵活,部分资历统制官具更亲军编制。
注5:部分统制部,参军往往随军进士挑选,乏早投身军旅文士。
注6:部分营指挥具资历军功获副统领职衔,少部分获统领职衔,战场临指挥、驻军务主次分担等。
附:御营军十五名统制官名录
王贵(副统),张宪(背嵬军),汤怀(领辎重部),李逵,黄佐,姚政、庞荣、李山,马羽,傅选,王刚,王善,张,刘文舜,李宝(病关锁,与海军统名)。
二、御营右军军司(统张俊,副统田师)
数:约25000牲畜:约7500马2700骡
——直属亲军统制部(俗称背嵬军)约5000约200马 300骡
—————亲兵指挥(军机、传令) 300 130马
—————辎重营(6步军) 670 50马 210骡
—————将(正将、准备将、掣旗各1) 645 15骡
————————队(长斧) 105
————————火头军 15 15骡
————————二队(长枪) 105
————————三队(长斧) 105
————————四队(长枪) 105
————————五队(长斧) 105
————————六队(长枪) 105
—————二将 645 15骡
—————三将 645 15骡
—————四将 645 15骡
—————五将 645 15骡
—————六将 645 15骡
——直属辎重部(参议1、参军6,注1)约1200 280马480骡
—————直属(骑军,管军机、传令) 65 130马
—————辎重营(民夫营,管粮草转运) 360 50马160骡
—————辎重二营(铁匠营,管器械打造) 360 50马160骡
—————辎重三营(工匠营,管攻守战具) 360 50马160骡
——选锋军(斥候,俗称踏白军,13马,注2)约620约2000马
—————选锋七将(突骑) 310 930马
—————选锋八将(突骑) 310 930马
——军法处(正副参议官带3参军,注3)约420 210马210骡
—————进士*2 210 210马210骡
—————军法*2 210
——统制部(正统制、副统领各1)约2250-3300约700马210骡
—————亲兵营(骑兵、重步居) 315 320马10骡
————————直属队(掌军机、传令等,骑兵) 30 60马
————————火头军 10 10骡
————————骑兵(装甲骑) 65 130马
————————步军(甲士) 210
————————步军(甲士) 210
—————辎重营(参军1-2,掌3辅兵,注5) 360 60马 160骡
————————直属什(属官分掌粮草、军械等) 30 60马
————————火头军 10 10骡
————————辅兵 105 50骡
————————辅兵 105 50骡
————————辅兵 105 50骡
—————斥候(突骑) 65 130马
—————步军营(正副指挥各1,注6) 535 190马 10骡
————————亲兵(骑兵) 65 130马
————————火头军 10 10骡
————————斥候队(骑兵) 30 60马
————————军法队(承勾、副承勾带8) 10
————————步军*4(正副头各1) 105
————步军二营(正副指挥各1,辖5) 535 60马
————步军三营(正副指挥各1,辖5) 535 60马
————步军四营(正副指挥各1,辖5) 535 60马
————步军X营(正副指挥各1,辖5) 535 60马
————步军X营(正副指挥各1,辖5) 535 60马
——二统制部(正统制、副统领各1)约2250-3300约700马210骡
——三统制部(正统制、副统领各1)约2250-3300约700马210骡
——四统制部(正统制、副统领各1)约2250-3300约700马210骡
——五统制部(正统制、副统领各1)约2250-3300约700马210骡
——六统制部(正统制、副统领各1)约2250-3300约700马210骡
——七统制部(正统制、副统领各1)约2250-3300约700马210骡
注1:张俊原西军(师亲卫校)身,故直属亲军编制仍采原将兵法队-将-部-军方式。
注2:张俊部由几千壮至两万五千程,兵员主源淮东、京东等新征募流民,离枢较近,故非直属统制部,两级编制采更接近传统-营-统制部。
注3:军法处普遍性归属将领亲卫,期正规化,且随军进士量参与其。
附:御营右军部分统制官名录
田师(副统),胡清,张盖,张宗颜(已因败绩贬职),扈,刘宝。
三、御营左军军司(统韩世忠,副统王胜)
数:约40000牲畜:约7500马2700骡
——直属亲军统制部(闵统制,俗称背嵬军)约3700约7500马
—————亲兵指挥(军机、传令) 300 130马
—————辎重营(4步军) 460 50马 210骡
—————将(正将、准备将、掣旗各1) 370 730马 12骡
————————亲兵队 30 60马
————————火头军 12 12马12骡
————————骑军队*5(甲骑) 65 130马
—————二将 370 730马 12骡
—————三将 370 730马 12骡
—————四将 370 730马 12骡
—————五将 370 730马 12骡
—————六将 370 730马 12骡
—————七将 370 730马 12骡
—————八将 370 730马 12骡
——直属二统制部(解元统制,俗称摧偏军)约4000约7500马
—————亲兵指挥(军机、传令) 300 130马
—————辎重营(3步军) 360 50马 210骡
—————将(正将、准备将各1) 550 12骡
————————军法队 15
————————火头军 10 12骡
————————神臂弓队 105
————————神臂弓队 105
————————步军队(长枪) 105
————————步军二队(长枪) 105
————————步军三队(刀盾) 105
—————二将 550 12骡
—————三将 550 12骡
—————四将 550 12骡
—————五将 550 12骡
—————六将 550 12骡
——直属辎重部(参议1、参军6,注1)约2200 1200骡
—————直属(骑军,管军机、传令) 65 130马
—————辎重营(民夫营,管粮草转运) 360 50马160骡
—————辎重二营(民夫营,管粮草转运) 360 50马160骡
—————辎重三营(铁匠营,管器械打造) 360 50马160骡
—————辎重四营(铁匠营,管器械打造) 360 50马160骡
—————辎重五营(工匠营,管攻守战具) 360 50马160骡
—————辎重六营(工匠营,管攻守战具) 360 50马160骡
——选锋军(斥候,俗称踏白军,13马,注2)约1000约3000马
—————选锋营(突骑) 310 930马
—————选锋二营(突骑) 310 930马
—————选锋三营(突骑) 310 930马
——军法处(正副参议官带3参军,注3)约840 210马210骡
—————进士*4 420 420马420骡
—————军法*4(甲士) 420
——统制部(王胜部)约4000约700马210骡
—————亲兵营(骑兵、重步居) 315 320马10骡
————————直属队(掌军机、传令等,骑兵) 30 60马
————————火头军 10 10骡
————————骑兵(装甲骑) 65 130马
————————步军(甲士) 210
————————步军(甲士) 210
—————辎重营(参军1-2,掌3辅兵,注5) 360 60马 160骡
————————直属什(属官分掌粮草、军械等) 30 60马
————————火头军 10 10骡
————————辅兵*3 105 50骡
—————斥候(骑兵) 65 130马
—————步军营(正副指挥各1,注6) 535 190马 10骡
【话,目朗读听书app,野果阅读,www.yeguoyuedu.com 安装新版。】
————————亲兵(骑兵) 65 130马
————————火头军 10 10骡
————————斥候队(骑兵) 30 60马
————————军法队(承勾、副承勾带8) 10
————————步军*4(正副头各1) 105
—————步军二营(正副指挥各1,辖5) 535 60马
—————步军三营(正副指挥各1,辖5) 535 60马
—————步军四营(正副指挥各1,辖5) 535 60马
—————步军X营(各统制部等,辖4营—6营) 535 60马
—————步军X营(各统制部等,辖4营—6营) 535 60马
——二统制部(呼延通部)约2250-3300约700马210骡
——三统制部(陈彦章部)约2250-3300约700马210骡
——四统制部(陈桷部)约2250-3300约700马210骡
——五统制部(许世安部)约2250-3300约700马210骡
——六统制部(董旻部)约2250-3300约700马210骡
——七统制部(岳超部)约2250-3300约700马210骡
——八统制部(傅庆部)约2250-3300约700马210骡
——九统制部(王胜另部)约2250-3300约700马210骡
注1:御营左军西军,直属两部(背嵬军、摧偏军),置将法编。
注2:王胜资深副统,2统制部直接指挥权,且本部4000左右。
附:御营左军统制官名单
闵(背嵬军),解元(摧偏军),王胜(副统),呼延通,陈彦章,陈桷,许世安,董旻,岳超,傅庆。
(未完待续)